查看原文
其他

60元的中国宣纸博物馆里看什么?纸山一样的建筑、神迹一样的工艺

小浪 浪过飘来小麦风
2024-09-05

常听说“纸寿千年”。其实这个纸,专指传统手工纸。

现代的机器造纸,寿命只有50 ~200年。

原料改变、化学漂白、流水线操作,诸多原因限制了品质。这也是很多民国之后的书,反而没有古籍完好漂亮的原因。


传统手工纸里,纸中之王是宣纸。
它是青檀树皮与稻草的混料纸。你想,皮料的准备工作其它传统手工纸单一原料、就走一遍流程,它得走两遍。能不复杂吗?

2009年,“宣纸传统制作工艺”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看宣纸要去安徽泾县。

那里有以老牌“红星宣纸厂”为基础建立的中国宣纸博物馆,现已扩大为中国宣纸文化园。

今年10月才全部正式开放。






60元买票进门,左手边还有座徽派小屋。


不过新造的建筑更加漂亮啦,宣纸层层堆积的效果——


馆内亦是墙白如纸:
阳光透过玻璃幕墙,如同抄纸的帘纹。

文化园的几个建筑均根据宣纸设计,据说2019年荣获第十二届佛罗伦萨双年展最高奖“达芬奇奖”。
我们时间不够,没有多看。​如果爱拍照,应该可以出不少大片。




博物馆共有三层,一楼为宣纸历史与技艺展示区,二楼展示馆藏宣纸与书画精品,三楼临展厅。
根据需要,我们只看了一楼。

一上来就被墙上绕着圈的制作流程震到:

太费料费时费工了!

《天工开物》里画的竹纸制作,没法比:


再接着被各式工具弄晕:

哇呀呀,除了复杂还是复杂!


也弄清楚了几点。

第一,宣纸好在哪里:

刘海粟的题字总结到位。除了寿命长,“墨韵”是关键,全靠青檀皮+稻长的长短纤维互相交织配合。


第二,宣纸只能手工做

严格来说,用打浆机​做的不是真正的宣纸。

因为冲击钻的物理加速打浆,不仅把纤维都打成了短的,而且在水流旋转下形成的纤维是一坨一坨的,没有散开。

没有长短纤维的交织,哪来墨韵万变?纸也没有了韧性,不耐拉扯。

手工碓打的皮料是这样的:

近3000次的捶打。


第三,宣纸肯定贵别想买到便宜的:

是不是宣纸,有个最简单的测试方法:团起来揉搓200下再摊开来看:

没有破洞的才OK!


但这里的展板内容不够专业。

昨天有网友在后台留言,关于“沙田稻草”和“猕猴桃藤”的英文翻译都有问题:

感谢啊,我还没发现。


我就觉得关于宣纸的定义有点乱。其实我们现在说的宣纸,跟古代说的不是一回事。

“今宣纸”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必须在泾县生产,原料必须是青檀树皮+稻草。

但最早出现“宣纸”这一说法的《历代名画记》里,张彦远所说“宣纸”指的是唐时宣州一带盛产的构皮纸。

宋代的“宣纸”,又是指宣诏纸,也就是说是一种特制款的御用公文纸。

所以这张图版上的介绍容易让人产生误会:

上面说的“托纸”、“命纸”、“背纸”,都是装裱时加上去的纸。

而画心部分,专家根据重裱时掉落的2根纤维,判定为桑皮纸!

现在纸张鉴定都用显微镜,所以上世纪老专家靠手摸目测的鉴定已经不作数了。


一般认为,宋末时,曹大三迁居小岭,创制了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今宣纸。

明代,虽然有以皇帝年号为名的“宣德纸”,但也没说产于泾县。倒是文震亨,在《长物志》夸“泾县连四最佳”;“泾县连四纸”,才是那时候的大名。

直到清代中期,史料中才有安徽泾县产“宣纸”的说法。






这里还有个别的地方看不到的——“三丈三”巨宣车间

“三丈三”宣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,长11米、宽3.3米,吉尼斯世界纪录哦!


巨大的​帘床。据说500公斤。

巨大的抄纸竹帘。​

需44人同时捞纸,入水2次,帘床出水时的重量以吨计。
一没配合好,纸就厚薄不匀,称为“挖破”,就只能作废。

槽边还有8名辅工拉绳子,辅助放帘、掀帘。


巨大的纸帖。
纸张积累到120张后,经过板榨去除水份,再进行蒸汽盘帖24小时。
​一张张掀下需8个人。

巨大的焙纸钢板,需6个人齐心协力焙纸。

巨大的剪纸台。

每张纸都要检查过,淘汰废品、然后修剪整齐后包装好。


边上还摊着一张可以摸:

挺厚的,边缘毛茸茸的。

我观察可能是张废品,不是有个地方像是“挖破”吗?


检验合格的三丈三宣纸,2016年时卖12000 一张,今年生产的这批卖14800。

在包卷好的成品纸上,挂着2022年何加林、石峰用三丈三宣纸创作的中国画《群峰叠嶂松云罨秀》。


这里有个生产全过程的视频,非常好看。网上都只有片断,所以值得耐心看完。







除了博物馆和巨宣车间,这里还有“宣纸技艺体验园”,展示其中几个代表性的制作工艺。


“切皮”:


切完了还要放缸里踩,踩过后装袋子里再洗:

织布机一样的织帘机。


制作抄纸竹帘的竹子,只能用节杆长的苦竹:

抽丝。纸越薄,越要把竹子抽细。

一张四尺帘就得用3600根竹丝,要编两三天。


这里抄纸体验的自制纸张,可以挑选带十二生肖的抄纸帘:


我这才明白了原来宣纸上的水印是这么来的:
绣在竹帘上。
这个可以成为定制logo!

抄纸、焙纸的整个过程,这里都有关键展示:

烘干后再淋湿,就可以一张张揭下在钢板焙墙上焙干,70°C的蒸汽:

据说每位晒纸工都有两把刷子,所以夸人会说“你有两把刷子”。


最后还要“剪(检)纸”:

一张纸正反面一共看4遍,挑出有瑕疵的,然后统一裁边:
怪不得宣纸以“刀”计数,一剪刀就是100张啦。

有个游客想顺张剪下的边,被回收了。哈哈哈,不知道这个边是不是要去印门票:







据说在日语中,“纸”和“神”同音。

我看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,也近乎是个神迹。

谨此献上我的膝盖……

另,看了一圈视频,推荐2个我觉得最好的:
1、四季成一纸 | 中国手工造纸系列纪录片《方絮集》
这个做得短小精悍,可以快速get知识点
2、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专题·回顾篇丨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!
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数字化建档​,权威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浪过飘来小麦风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